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前言

虽然中国古代没有产生一门系统性的现代科学理论,但是不能说没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实际上,中国古代那套天道阴阳的世界观在古代精英文化圈有广泛共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人伦的理论依据。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君臣关系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就是认为这是天道,父子关系是天意所为,是自然秩序。
其他的早期的嫡长子继承制。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的理论都有了天道自然秩序的加持。

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也就统一了,顺应天道嘛!

中国古代学者的思想也深受这套观念影响。由于认知的时代局限性,相关概念含糊不清,思想难以形成整体体系。也导致学者们想法分歧大而谁也说服不了谁。

比如诸子百家在具体国家治理方法理论上一直争论不休,道家认为无为而治,儒家认为修心成仁成圣。

儒家本身也在具体修身的问题上,就人性善恶,理气关系上争论不休,历时2000多年也没争出个明确的结果。

等到西学东进,这套理论的基础世界观不再成立,相关思想也就慢慢退出学术主流,只是实际的影响依然深藏人心。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了解那个年代的人对世界的看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字的含义,从而更进准确古代学者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