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科园

聊聊哲学,思考下人生

0%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是名称最多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民间传播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其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说法。

这些纪念日说法其实都是后世附会的说法,实际上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天文的青龙崇拜,远早于屈原生活的年代。

阅读全文 »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虞书·尧典》

今年芒种,6月5日12时10分,甲辰年四月廿九。

公历一年的时间,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确定的。

古代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怎么知道一年是365天呢?

阅读全文 »

今年小满,5月20日21时00分,甲辰年四月十三。

现在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源自于夏代的上古历法。

古代历法具体什么时候产生的,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历法混用。

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

就是说,夏的历法以北斗斗柄指向寅位正月,商代以北斗指向丑位为正月,周代以北斗指向子位为正月。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

《论语》记载颜回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使用夏的历法,……”

汉代制定太初历,恢复了夏代的做法,北斗斗柄指向寅位为正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历确实源自于夏历。

对于夏历,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内容,来自于西汉《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它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记载了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

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夏小正》记录的历法实际上和彝族从上古流传至今的历法相似,是十月太阳历,十二个月的内容是后人添加的。

一到十月有星象记录,而十一、十二月没有。星象、物候现在于月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按照10个月的划分月份更合理。

《夏小正》记载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养日和养夜指的是夏至和冬至,两者相差五个月,全年应该正好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

陶寺观象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为这个看法提供了依据。

陶寺古观象台显示当时已经出现完整历法,根据太阳日出时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了20个节气。

是一个完整的太阳历法,当时的历法应该是10个月。

根据彝文古籍《土鲁窦吉》的研究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起源都是古代历法。

彝族十月历的特点是:

  1. 一年都分为上下两个半年,每隔半年过一次新年。
  2. 一年都分为土、铜、水、木、火五季,每季都分为公母两个“特补特摩“(意为时节)每个特补特摩包括三十六天,相当于一个月。
  3. 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其余五至六天都作为过年日,不计在月内。
  4. 一个月分成三周,每周十二天,用十二生肖纪日,一年恰为三十个十二生肖周。

上下两个半年,可以对应阴阳,五行就是指的五个季节,每个季节分公(阴)母(阳)。

10个月份就对应了10天干。记日就是用的12地支。

彝族除了十月历,还有十二月历,区别是一年分成12个月,一个月30天。

彝族古籍存在与河图、洛书几乎完全相同的图。

学者研究认为,洛书在先,河图在后;洛书中含有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中含有的是十二月历。

河图被称为“五生十成”图或付拖,后者的意思是“联姻”,洛书称“十生五成”图或鲁素,后者的意思是“龙书”。

而书中文字对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的过程的解释,说明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这些概念的本义。

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包含远古中国人对宇宙时空整体理解。

从本义上来讲,用十月历和十二月历称呼当时的太阳历法并不准确,古代的月有明确的天文含义,月亮的一次完整周期的圆缺变化就是一个月。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和十二月历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太阳十(时)节或者12(时)节历,是确知了一年365.25天的太阳年周期后,对整个周期进行平均化分段的结果。

而春秋时代说的:“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就是说以十二地支对应的具体的太阳年那个时节中,第一个朔日作为当年的正月初一。

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本质上是在调和太阳历和太阴历的关系。

这本质上就是在调和月亮圆缺周期为基准的阴历和和太阳年的太阴历。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历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太阳历了,已经是阴阳合历了。

陶寺观象台一共12个观测缝,其中2到11缝用来观测夏至到冬至的时节,东1缝用途不明。

现在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观象台12个观测缝还具有对月亮以及岁星、天狼星的观测功能。

进一步印证了《尚书·虞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说法。

也就是说在文献记载的帝尧时期,古代中国已经明确掌握了366天的太阳年周期。

已经创立了有闰月存在的阴阳合历历法。

不过,发展到这里,有个科学本身的问题也许值得思考一下。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即使放到现在,相比现在的公历,也非常简洁易用。

为什么要把月亮加进来使用阴阳合历,不直接使用太阳历呢?

今年立夏,5月5日8时10分,甲辰年三月廿七。

发布历法是中国古代王权的象征。

根据《尚书·虞书·尧典》记载,早在4000年前,尧已经开始颁布历法,指导各地农业生产。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虞书·尧典》

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已经具有了早期国家的形态,遗址年代在文献记载尧的活动年代,遗址地理位置和“尧都平阳”的文献记载一致。

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古代的观象台,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通过观测太阳日出的位置,可以相当准确的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

与现代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不同,当时使用的应该是二十个节气。

陶寺遗址发现,证明4000年前的中国已经形成了早期国家形态。

作为权力中心,已经形成了观测天象,敬民授时的完整体系。

中国名称有中和国两个概念,国就是指的国家形态和都城。

而中指的是地中,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方位的概念。是和立表测影有关的,地理方位和权力中心的概念。

甲骨文的中字象一面飘扬的旗帜。战争时,旗帜由王者控制。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字最开始就是来自于旗帜,象征着权力。因为旗帜一般放在中央,大家看得见的地方,所以引申出中的意思。

而还有学者认为,旗字的飘带位于旗杆的顶端,而且有旗幅。

中字没有旗幅,上下端各有两条飘带。和旗明显不一样。中字和旗字没有替换使用的文字记录。

因此中字更像是测影用的圭表。上下端飘带实际上指的是实体和影子关系。

甲骨文卜辞中有不少“立中”的记录,这不是简单的测定方位,而是立表测影活动。

因为立表测影活动,测定季节有特殊的意义。所以会在卜辞中频繁出现。

根据《周礼》和《周髀算经》记载,古代确定东西南北方位,也是通过立表测影实现的。

匠人建国,水地以縣,置槷以縣,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周礼·考工记·匠人》

以日始出立表而识其晷,日入复识其晷,晷之两端相直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周髀算经》

古代通过天象观测,观察到星空是围绕北极旋转的,认为北极是天的中心。

而地上的事情是受天指引,作为都城,应该建立在地的中心。

而古代地中,是通过立表测影测定日至那一天的影子长度确定的。

周髀长八尺, 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周髀算经》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周礼·大司徒》

也就是说,选择建立都城的位置,要用八尺长度的表,在夏至日测量影子长度,影长1.6尺或1.5尺的地方地中。

陶寺考古发现了当时使用的圭尺,在长度1.6尺的位置有特别颜色标记。

有学者认为,根据陶寺大墓中发现的圭尺和其他配套器具,“中”字更像是古代圭尺的象形字。

而且圭字比中字晚出,古代的“中”应该指的就是测量影子长度的圭尺。

中国古代地中概念的建立,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文明中心地处中原。

而是当时掌握和发布立法的人,也是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把当地观测日影得到的数据直接定成了地中的标准。

而政治权力中心的更迭,导致了影长标准的不同。

把中国的中字,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立表测影的表,或者是圭尺。

用这个意思,可以更容易的理解古代文献记载的一些内容。

清华楚简《保训》有其中舜“求中”、“得中”和商朝始上甲微祖“假中”、“追中”的记载。

昔舜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追中于河。————《保训》

《论语·尧曰》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按照字面意思解释成:“天文历法你要亲自掌握,好好把握这个圭表”。

这些中的本意,都是指的测影用的圭表。

掌握了测影的“中”,就是掌握了制定、颁布历法的权力,也是掌握统治权力。

陶寺观象台、圭尺的发现,证明当时已经有了二十节气的历法,已经有了地中的概念。

其他考古发现,证明当时已经陶寺已经具有了早期的国家形态政治结构。

中和国的概念都已经具备。

于是学者们把它称为最早的中国。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

《河图》曰: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开元占经》

今年谷雨,4月19日22时0分,甲辰年三月十一。

从地球表面的视角看,北斗一年正好围绕北极绕行一周。

由于古代日影长短很难精确测定,最初的季节,节气的具体日期是依据北斗的指向确定的。

古代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北斗指向确定,北斗指向辰位,就是谷雨节气。

阅读全文 »

上巳节,民间俗称三月三,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

上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祓除畔浴”习俗,后来主要习俗融入清明节,自身作为一个节日渐渐消逝。

上巳节名称来自于干支纪日历法,最初日期是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所以叫做上巳节。

阅读全文 »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的名称来自于节气名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就是说,每年到这个时候,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所以这个节气叫“清明”。

阅读全文 »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所以又叫百五节。因为这一天要禁火,所以也叫禁火节、禁烟节、冷节。

由于要禁火,无法加热食品,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这就是寒食节的名称由来。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