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强调“先予后取”,是在教人权谋诡计?

从古至今,很多学者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教授权谋诡计的书。

这些观点最重要的依据是《道德经》第36章的内容。

《道德经》36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韩非子认为自己领会了老子《道德经》的精髓,认为权谋之术的“术”核心理念,源头是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韩非子在《喻老篇》中,用实际事例解释了《道德经》教授的“权谋之术”。

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晋献公将欲袭虞,遗之以璧马;知伯将欲袭仇由,遗之以广车,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越王故意支持吴国扩张,吴王夫差艾陵之战战胜齐国之后,地盘和影响力空前扩张。后面的事情韩非子没有讲,不过这其实是大家都知道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结局吴国被越王勾践灭了。韩非子认为这就是使用了“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谋略。

第二个故事是假途灭虢的故事,晋国先赠送虞国美玉和骏马,结局是虞国同意借道给晋国进攻虢国,晋国灭了虢国返程途中,把虞国也灭了。

第三个故事是智伯想灭仇由,用一辆大车装着大钟赠送给仇由国。本来中间道路艰险,不利于进攻,仇由国君为了得到这口大钟,修好了道路。然后就被灭了。

韩非子认为晋国灭虞、智伯灭仇由就是使用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谋略。

程颐说:“《老子》书,其言自不相入处如冰炭。其初欲谈道之极玄妙处,来却入做权诈者上去。如『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之类。然老子之后有申、韩,看申、韩与老子道甚悬绝,然其原乃自老子来。”

大意是说,《老子》前后矛盾,前面谈玄妙的“道”,后面却落到权谋诡计上去了。就比如“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类言论就是权谋之术。《老子》之后的申不害、韩非子思想和《老子》看起来差异很大,但其实源自于《老子》。

苏轼也说:“老子之学,重于无为,轻于治天下,韩非得其所以”。

历来也有很多学者反对这种解读意见。

认为《老子》不提倡权谋诡计,认为《道德经》“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段文字是在描述自然的道理。

本人赞成这种意见。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段文字的字面意思,和《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在讲物极必反的道理。

汉代严遵《道德指归论》中说:“实者反虚,明者反晦,盛者反衰,张者反弛,此物之性,自然之理也。”

也是认为,物极必反是客观世界的普遍存在的规律。古代学者大都认可这是个普遍自然规律。

对这个道理,《道德经》诸多章节的内容表述都是一致的。

比如第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文字内容,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文字内容。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一样,都是物极必反的基本规律具体化表达。

把“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段文字解读成权谋之术,特别突兀,和其他内容不协调。

《老子》明确反对智巧仁义,这和提倡权谋之术是矛盾的。

《道德经》强调清虚无为,认为理想的处事状态是复归婴儿,提倡“愚”和“朴”。

质朴才是无为清虚的体现,权谋之术是巧智的表现,是《老子》明确反对的。

从文字特点看,和“道可道,非常道”一样,“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道德经》全文常用的语言表达习惯。

把两极对立的名词放在一起,突出自己的观点。

从文字内容承接关系看,这段文字后面的内容是:“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段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柔弱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理念。权谋诡计在《道德经》全文中完全没有明确的文字体现。

不过,本人虽然赞成《道德经》没有讲述权谋诡计的观点,但是不赞成以韩非子为代表的学者们是误解/曲解《道德经》原意的看法。

不同于现在众多的望文生义的国学大师,古代学者们的思想,是深入思考的结果。

他们的结论也是有充分的依据的。

首先的问题是,《道德经》文字本身内容含糊,“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确实可以认为是一种权谋策略。

《战国策》三国分晋的故事里,智伯向韩、魏索取土地时,谋士也提出“将欲取之,必姑予之”的策略,劝说君主答应让出土地。

可见当时的学者们,就是把先予后取作为一种权谋策略看的。

更能导致学者们,得出《道德经》是教授权谋诡计的书的有力依据是,柔弱、无为的理念和道法自然的理念逻辑上并不自洽,和现实存在明显矛盾。

关于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后面文章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