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是名称最多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民间传播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其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说法。

这些纪念日说法其实都是后世附会的说法,实际上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天文的青龙崇拜,远早于屈原生活的年代。

端午的“午”字来自于地支,古代采用干支纪月纪日,端午节原来就在午月午日。

仲夏午月午日时,黄昏完整的青龙七宿出现在星空的南中方。

《尚书·尧典》记载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的“五月初昏大火中”,都是指的这个天象。

火指的是大火星,属于青龙七宿中的心宿。

这个天象也是《易经》中说的“飞龙在天”,四象中的青龙处在天上的正中位置。

古代的午方位上对应正南方。“端”字的本义是“正”的意思。

午月午日加上青龙位于星空的正南中天,处于中正之位,这一天是正中之正。这就是“端午”的名称由来。

青龙星象也是汉字“龙”的象形本义,也是龙文化的实体源头。

和二月二龙抬头节一样,端午节起源就和古代的青龙星象崇拜直接有关,是祭祀龙祖的节日。

端午节的民俗龙舟、粽子也都是直接和龙文化有关。

到了汉代时,序数纪月纪日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把端午节改为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不少习俗和禳毒驱疫有关。

屈原《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根据这些记载,周代已经有了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

汉代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保健、避疫为主。《四民月令》记载,当时会制作黄连丸、霍乱药物,会缠别五彩丝线,宫中有赐官员腰带的习惯。

晋代各地已经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文中角黍就是粽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已经成为了民间的第一大节日,有浴兰、悬挂艾草、踏百草、斗百草、用五彩丝线缠绕手臂等驱瘟去疫习俗。

《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 人,悬门户上,以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瘟病。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够鹆教之语。”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而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的记载也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学者们考证认为,竞渡、粽子这些习俗早就存在,应该起源于南方,端午节应该是古老百越民族的祭祖节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融合了南北习俗,这些活动成为了全国性的习俗。

隋唐时端午节已成为重要的节日,互相赠送衣饰用品成为习俗。宫中也沿袭汉代端午节赏赐臣下礼物的习惯。

隋朝时,隋炀帝在端午节赐百官玳瑁钗冠,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也赐文武官员腰带。

由于皇帝提倡,端午赠送扇子风俗流行。民间在端午前后有热闹的“扇市”专门售卖扇子,这些扇子又称避瘟扇。

此外,唐玄宗时宫中和长安城内还流行射粉团的游戏。民间又流行挂五时图,又称五毒符,是绘上蛇、蝎、蟾蜍、蜥蜴、蜈蚣图案的纸,用以防止毒虫作怪。

唐朝端午节竞渡活动普遍开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参与竞渡的船的形制缺乏明确记录,唐代已经明确有龙舟。

张建封《竞渡歌》诗云:“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描述的就是端午节竞渡活动,龙舟跃然而出的场景。

宋朝宫中延续赐赠礼物的习俗,发展成按官阶品秩赏赐节礼,后妃、近侍、大臣等皆获赐不同的服翫。

宋代端午节物品种类丰富精致程度大幅提升。

从五月初一开始,准备粽子、蜀葵、桃柳枝、杏、李、香印等物品,以在端午这天要用来祭祀。

端午标志性食物——粽子,有了角粽、锥粽、茭粽、筒粽、团粽、秤锤粽、九子粽等多个品种。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买桃、柳、葵花、蒲叶、艾叶。次日,家家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针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用来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也有新花样。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

宋朝的竞渡活动,有包括龙舟在内的各式舟参与。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小龙船二十只……又有虎头船十只……又有飞鱼船二只……又有鳅鱼船二只”。

除了龙船,还有虎头船、飞鱼船、鳅鱼船。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虽变化不大,但是规模却越来越大。

龙舟竞渡成为各地普及的风俗。这种大规模龙舟竞渡夺标,经常引起争斗事件,所以常常由官府主持比赛,禁止两岸抛掷砖瓦及赛船之间举浆相斗。

张岱的《陶庵梦忆》记载明代瓜州的龙舟竞渡情况,自五月初一开始,至十五结束,历时整整半个月。

明代新出现的风俗是用雄黄涂耳鼻,认为这样可以避虫毒。

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五色缕,在清代时被称为“长寿线”。结五色丝为索,系在小孩子臂上,一般男左女右。还有一种编铜钱为虎头形,挂在孩子胸前的习俗,称为“老虎头”;有的给小儿肚兜上绣虎形,称为“老虎肚兜”,这些风俗一直流传到近现代。

进入现代,纪念屈原已成为比原来的驱瘟避疫更重要的主题。悬挂艾草菖蒲,包粽子、赛龙舟、互赠礼物,都是历经中华民族历史沉淀下来的习俗。

端午节的各地传统习俗、特色食物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丰富的精神、物质文化习俗还会伴随中华文化的传承继续发展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