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中秋节,又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这就是中秋节的名称由来。 由于古人认为这一天月亮比平时更亮,所以又叫“月夕”。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秋分祭月的传统。

郑玄注释《周礼·春官·籥章》写到:“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意思是说,古代天子在春分拜祭太阳,秋分拜祭月亮。现在北京的月坛,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由于秋分不一定能看到月亮,民间把祭拜月亮的日子改到十五。

中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中:“中秋,教治兵。”

这里的中秋,读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根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已经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南朝齐国的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归藏》是《三易》之一,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是商代的巫卜书籍。

现存最早的嫦娥奔月的文献汉初的《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改姮为嫦。“姮娥”成了“嫦娥”。

虽然南朝宋之前就有赏月、翫月活动的记载,但《荆楚岁时记》没有中秋习俗的记载,因此南北朝之前中秋节还没有流行。

中秋用于指中秋节,出现在唐代,中秋赏月风俗流行,许多诗人都有咏月的诗篇。

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诗云:“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已经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北宋时期,农历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节日非常热闹,有专门的节令食品。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月饼”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和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等并列,且属于“市食点心,四时皆有”。还没有成为中秋节的专用食品。

月饼成为中秋节的食品是在明代。中秋节作为团圆节的记载最早也出现在明代。

万历至崇祯朝中,刘若愚《酌中志》提到:“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提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

当时的月饼于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

清代月饼制作更加讲究。诗人袁学澜《咏月饼》诗云: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描述了从制作到全家团圆享用的全过程。

杨光辅也在《淞南乐府》中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显示月饼馅料愈加讲究。

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现代社会,人们食品丰富多样,更加注重健康,月饼高甜度、高油脂不再那么受欢迎,但中秋节依然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团圆、聚会、赏月依然是风雅浪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