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重阳节名称来自于古代的数字崇拜。
在古人看来,一到九这9个数字有特殊的意义,和河图洛书、八卦都有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其中的奇数是天数,也是阳数,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阳极数。
农历九月初九,月和日都是九,两个阳极数重合,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这就是重阳的名称由来。
九九归一,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古人看来,九月初九是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重阳节起源于上古的祭祀活动和天象崇拜。
《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这是说上古时代,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和大型饮宴活动。
古代在九月有祭祀“大火”星的仪式。“大火”星又叫心宿二,属于东方青龙七宿的心宿,是古人最早用以确定季节的天象标志。农历九月,青龙七宿开始退隐到地平线下。《易经》中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就是说的这个天文现象,意思是农历九月,青龙七宿的头部星宿已经看不见了。上古时代会在这个时节祭祀大火星。
早在汉代时候,重阳节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的节日习俗已经普遍存在。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蓬饵就是重阳糕。从记载内容看,当时已经有了祈寿长寿的习俗。
古人认为菊花酒可以提神益寿,是重阳节必不可少的饮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重阳节宴会、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的节日习俗继续流行,活动内容有所发展。
三国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写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陶渊明《九日闲居》诗云:“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明确提到赏菊、饮酒的习俗。
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据说登高的习俗也出现在汉代。南梁朝《续齐谐记》桓景受人指点,登高喝菊花酒,佩戴茱萸,避免了全家灾祸的传说故事。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
说明登高在晋代已经是普遍习俗。
重阳节作为节日最早明确出现,是在南梁代庾肩吾的《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中,诗中有“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的句子
唐朝时,唐德宗李适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节日。
重阳节在唐朝有重要的地位,《全唐诗》和《全唐诗补编》,重阳节的诗就有266首,远远多于中秋节、元旦和除夕。
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皇帝重阳节会在宣和殿宴请大臣和皇亲国戚,《旧唐书》记载:
“九月庚子朔,……戊申。以重阳节曲宴郭钊兄弟、贵戚、主婿等于宣和殿。”
宋代,根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的记载,重阳节更为热闹,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菊花的品种更多,重阳糕花样更多。
宋词中关于重阳节的作品也很多。秦观《碧芙蓉》词云:“故园、当此际,遥想弟兄罗列。携酒登高,把茱萸簪彻。”登高、佩茱萸、饮酒的习俗继续延续。
明代延续了汉代以来的重阳节习俗。皇帝重阳节去宫外的万岁山、兔儿山或旋磨台登高,嫔妃们在后宫吃花糕。崇祯皇帝在国家危亡之际,依然在重阳节登上旋磨台,并作诗表达忧郁之情:“重阳旋磨台,共进菊花怀。歌曲征亡国,愁眉锁不开。”
清代,传统习俗活动依旧盛行。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重阳节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登高等传统习俗活动是汉代已经全面形成,一直稳定延续到明清时期的。
虽然现代社会,重阳节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影响越来越小,但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还会延续下去。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老年节。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还会发展出新的活动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