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所以又叫百五节。因为这一天要禁火,所以也叫禁火节、禁烟节、冷节。

由于要禁火,无法加热食品,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这就是寒食节的名称由来。

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很多学者考证认为,《左传》及《史记》并没有记载介子推被焚的事。这个事情是民间流传出来的。

寒食节起源应该远早于春秋战国时代,来自于古老的“改火”“禁火”仪式。

古时候人们取火既费时又费力,为了日常用火之便,人们会保存火种。初春天气干燥,很容易引发火灾。此时,古人会举行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火,叫做“改火”。

但从历史演化过程看,纪念介子推的说法从汉代开始就被广泛接受。

汉朝时,寒食节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由于北方天气寒冷,这导致不少老幼病死。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下《明罚令》,取消这个习俗:“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

南梁《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这个时候,寒食节禁火寒食习俗缩短为三天。

为了尊崇介子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三天的禁火寒食对人的健康影响小,隋唐统一后提倡过寒食节。

寒食也被正式确立为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

明确了寒食和清明连续放假。 

皇帝会在清明之日将新火“赐近臣”、“顺阳气”。凡得到天子赐赉新火的大臣,均以此为荣。

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中的“传蜡烛”,就是皇帝分赐给宠臣的“新火”。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是“野祭”。在开元二十年,下诏允许民间于寒食节上墓拜扫,寒食上墓拜扫有了礼制的支持。

在唐宋时期,寒食节时期已经有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习俗活动。

宋代寒食节继续延续唐代的习俗,是个重要节日。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寒食诗二首》书写在素笺之上,就是流传至今的《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古人用“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描述人的快乐人生。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可见古代寒食节是个娱乐活动非常丰富的节日。

元代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写到:“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唐代时就合在一起连续放假。两者的习俗渐渐融合进清明节。

清初汤若望制定《时宪历》,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冬至后百五日的寒食节会可能和清明节日期上重合,于是把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茔而已。”

在这个时候,寒食节已经完全融入了清明节。

现代年轻人对寒食节已经非常陌生,但传统的影响依然留存。

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晚饭仍然有不生火做饭的习俗。介子推淡泊名利的故事还会作为美德被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