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名称源于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故事。

农历七月七日成为一个节日,源自于古代的数字崇拜。古人认为1~9这九个数字有特殊含义,和河图洛书、八卦都有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其中的奇数是天数,也是阳数,阳数的月和日重合,都是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是元旦,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

古代的七夕节其实与情人约会无关,起源于自然的天象崇拜。

现有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的文献记载是在西周时期。《诗经·小雅·大东》诗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一些学者认为,这里的织女、牵牛指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八宿中的牛、女两个星宿。

而现代人说的牛郎、织女指的天空中的两颗亮星,在中国古代的星图上,牛郎、织女分属于河鼓、织女两个星官。河鼓星官有三颗星,中间最亮的是牛郎星,两边两颗星被认为是牛郎和织女的孩子。织女星官也是三颗星。牛宿六星被认为是牛郎牵的牛,所以叫牵牛。

牛郎、织女最初是指星宿、星官还是一颗星,其实也无定论。

这些称呼被混在一起,是因为对古代天文观测而言,它们有关系而且很重要。

织女星是夜空中第五亮的星,是北半球第二亮的星。古代的四象二十八宿星图体系,成形较晚,而且依赖人的想象力。最初观测夜空时,容易观测注意到的是那些明亮的星星。

北半球第一亮星是大角星,天文观测中,它和二月二龙抬头节有关系,可以帮助确定东方青龙的角宿。

而根据织女星和牛郎星的连线可以确定牛宿的位置。牛宿在古代天文上的特殊意义在于,冬至日,太阳在牛宿的位置,它是历元的起点。

《尚书·考灵曜》说:“(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

古人认为,天地诞生时,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都在牵牛的位置。

牛郎、织女星和7月7日又有什么关系呢?

七月黄昏,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位置,可以看到夏季大三角,由织女星、牛郎星和天津四三颗显著亮星组成的大直角三角形。

古代实际天文观测是需要根据亮星来寻找确认具体星宿的实际位置。

这三颗亮星的观测就是明显的星宿定位基准。

组成三角形的天津四,属于天津星官,天津的意思是天上的渡口,它的位置在银河上,被古人想象为横渡银河的渡口。如果要在银河上搭桥的话,渡口是再合适不过的位置。

这是牛郎、织女七月七鹊桥相会的天文基础。

由于牛郎、织女的名称,很容易和古代男耕女织的家庭结构联系起来。

汉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织女七月以鹊桥渡河的故事。东汉《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三国时期,牛郎、织女在故事中已经成了夫妻。曹植《九咏》写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

到了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已经基本完整。南朝梁殷芸《小说》写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机杼。天帝怒,责另归东西,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汉代的时候已经产生了董永,七仙女的故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互相影响。经过历代文人改编补充,故事性、完整性越来越强,最后形成了现代的传说故事。

牛郎、织女是夫妻关系,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是弘扬孝道,古代的七夕节和情人约会没有关系。

由于古代女子的织布、针线手艺是重要的生产力,女子会在七夕节会向织女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就是“乞巧”。

乞巧的习俗在汉代就存在了。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当时七夕节的习俗还有晒衣服、晒书。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

七夕节的节日气氛在宋代达到顶峰。《醉翁谈录》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节日用品市场繁荣持久。

清中期后,传统七夕节开始由盛转衰。清嘉庆年间,已有乞巧等风俗式微的记载。民国时期,七夕活动逐渐衰落的报道屡见于书籍和报刊。

现代由于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的故事深入人心,七夕节成为了中国的情人节,为传统节日赋予了新的内涵,正在产生新的习俗,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