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名称来自于道教。起源于上古秋尝祭祖,后来又融合了佛教的盂兰盆节,道教的中元节因素发展而来。

《礼记》记载“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就是说农历七月时,天子以新收获的五谷,进献于宗庙,以报答祖先的荫庇,这就是“秋尝”。

民间也会在这个时间,将新收的谷物,用来拜祭祖先,让父母祖先先品尝。

《春秋繁露·四祭》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意思是按照谷物的生长成熟时间,一年有四次拜祭父母祖先,秋季的这次叫秋尝。

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盂兰盆经》有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莲不忍母亲在饿鬼道受苦,受佛祖点拨后,在农历七月十五将百果放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人,最后成功救母亲于困难,修成正果。

经文说大众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救助亡故的祖先,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目莲救母的故事与敬奉祖先文化相合,七月十五的“盂兰盆法会”开始流行。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说明当时“盂兰盆法会”已经流行。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是道教一年的三次盛会,合称为三元,源自于中国上古时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礼仪。《仪礼·觐礼篇》记载:“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

道教认为三元是天官、地官和水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诞辰,就对应了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地官掌管地府,据说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道士会在中元节这一天诵经、作法事,以三牲五果超度亡魂饿鬼。

唐朝时期推崇道教,中元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

与现代人对鬼节的恐怖感觉不同,古代中元节是个娱乐性很强的节日。

唐诗中很多作品描述中元节热闹的场景。

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诗云:“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彩云仙。”

这是描写节日精彩的歌舞表演。

李商隐《中元节》诗云:

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这是描写唐朝皇帝官员参与的,热闹而仙意奢华的中元仪式。

宋朝经济繁荣,中元节放假三天,节日用品市场丰富热闹。

《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十五,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闹处亦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又卖麻谷窠儿…又卖鸡冠花…才明即卖穄米(黄稷米)饭…又卖转明菜花、花油饼、馂馅、沙馅之类。”

潘楼并州的市场和七夕一样热闹,商品种类繁多,食品多样,还有戏曲表演。

当时的节日习俗有祭祖、赏月、泛舟、张灯、放灯、戏曲演唱(目连戏)。目连戏是根据目连救母的故事改编的戏曲。

到明朝,放河灯的场面非常壮观。《续文献通考》记载:“洪武五年正月十四日,敕近臣于秦淮河燃水灯万枝,十五日夜半竣事。“

一直到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节、清明节热闹。

新中国建立后,致力于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商家不再举办中元节活动,中元节的很多节日习俗销声匿迹。

由于节日文化内涵和清明节重叠,在传统节日中重要性不突出,现在不再是公共性的节日,但祭祖传统依然在民间有一定程度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