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其实最开始听到很多人力捧这句话是颇感困惑,道理是很有道理。但是并不算什么突破性的大道理吧。知行难道还能不合一?

人的行为不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之上吗?某些时候迫于形势做一些违反内心原则的行为,也是基于认知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吧。包括有些时候受拖延症之类的情绪影响,那也是潜意识觉得拖延一下更让自己舒适吧。

其实这也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知行合一的知,说的是不是认知,是说良知。王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在格物。

这些观点提出的背景是为了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观点。朱熹主张知在行前。这导致王学一派后来对致知越来越不重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王学都持批评态度。顾炎武直接批判王学空谈心性误国。

其实,很多思想理论的贡献的价值,都是对当时社会整体的认知范围的突破,做出来开创性的意义历史贡献。​离开当时的环境和人文背景,不要说正确评价它的价值,连正确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