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授时小满篇:夏的十月历和五行、八卦的本义源头
今年小满,5月20日21时00分,甲辰年四月十三。
现在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源自于夏代的上古历法。
古代历法具体什么时候产生的,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历法混用。
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
就是说,夏的历法以北斗斗柄指向寅位正月,商代以北斗指向丑位为正月,周代以北斗指向子位为正月。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
《论语》记载颜回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使用夏的历法,……”
汉代制定太初历,恢复了夏代的做法,北斗斗柄指向寅位为正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历确实源自于夏历。
对于夏历,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内容,来自于西汉《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它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记载了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
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夏小正》记录的历法实际上和彝族从上古流传至今的历法相似,是十月太阳历,十二个月的内容是后人添加的。
一到十月有星象记录,而十一、十二月没有。星象、物候现在于月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按照10个月的划分月份更合理。
《夏小正》记载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养日和养夜指的是夏至和冬至,两者相差五个月,全年应该正好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
陶寺观象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为这个看法提供了依据。
陶寺古观象台显示当时已经出现完整历法,根据太阳日出时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了20个节气。
是一个完整的太阳历法,当时的历法应该是10个月。
根据彝文古籍《土鲁窦吉》的研究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起源都是古代历法。
彝族十月历的特点是:
- 一年都分为上下两个半年,每隔半年过一次新年。
- 一年都分为土、铜、水、木、火五季,每季都分为公母两个“特补特摩“(意为时节)每个特补特摩包括三十六天,相当于一个月。
- 一年十个月,共三百六十天,其余五至六天都作为过年日,不计在月内。
- 一个月分成三周,每周十二天,用十二生肖纪日,一年恰为三十个十二生肖周。
上下两个半年,可以对应阴阳,五行就是指的五个季节,每个季节分公(阴)母(阳)。
10个月份就对应了10天干。记日就是用的12地支。
彝族除了十月历,还有十二月历,区别是一年分成12个月,一个月30天。
彝族古籍存在与河图、洛书几乎完全相同的图。
学者研究认为,洛书在先,河图在后;洛书中含有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中含有的是十二月历。
河图被称为“五生十成”图或付拖,后者的意思是“联姻”,洛书称“十生五成”图或鲁素,后者的意思是“龙书”。
而书中文字对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的过程的解释,说明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这些概念的本义。
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包含远古中国人对宇宙时空整体理解。
从本义上来讲,用十月历和十二月历称呼当时的太阳历法并不准确,古代的月有明确的天文含义,月亮的一次完整周期的圆缺变化就是一个月。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和十二月历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太阳十(时)节或者12(时)节历,是确知了一年365.25天的太阳年周期后,对整个周期进行平均化分段的结果。
而春秋时代说的:“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就是说以十二地支对应的具体的太阳年那个时节中,第一个朔日作为当年的正月初一。
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本质上是在调和太阳历和太阴历的关系。
这本质上就是在调和月亮圆缺周期为基准的阴历和和太阳年的太阴历。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历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太阳历了,已经是阴阳合历了。
陶寺观象台一共12个观测缝,其中2到11缝用来观测夏至到冬至的时节,东1缝用途不明。
现在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观象台12个观测缝还具有对月亮以及岁星、天狼星的观测功能。
进一步印证了《尚书·虞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说法。
也就是说在文献记载的帝尧时期,古代中国已经明确掌握了366天的太阳年周期。
已经创立了有闰月存在的阴阳合历历法。
不过,发展到这里,有个科学本身的问题也许值得思考一下。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即使放到现在,相比现在的公历,也非常简洁易用。
为什么要把月亮加进来使用阴阳合历,不直接使用太阳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