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仁不是善的表现吗?

《道德经》推崇的善,是上善如水的善,是一种自然之善。

以老子《道德经》的观点来看,儒家提倡的“仁”,是一种人为之仁。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说仁不好,不是善,而是说仁远不如天地具有的至善。

不是那种完全出自本性,化育万物而不求任何感激回报的“善”。

仁的意思是“爱人”。

说文解字解释说:“仁,亲也。从人从二。”

仁是会意字,就是人和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意思。

儒家主张的仁爱是一种有等级差的爱。爱父母要比爱兄弟多一些,爱亲兄弟要比爱堂兄弟、表兄弟多一些,爱亲戚要比爱陌生人多一些。

《孟子•尽心上》解释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也就是说,仁爱是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的爱。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理解了“仁”的意思,理解这句话就很容易了。天地是没有爱的,不会偏爱某个事物,对世间万物都是一样的。圣人不会偏爱某个人,对所有百姓都是一样的。

爱是人类的情感,天地是没有这种情感的。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能得到广泛认同,不是因为它讲了什么神秘莫测的大道理,而是它符合大家的常识性认识。

在《道德经》的思想体系里,道的自然无为特性,是最受推崇个人处世、社会治世的原则和方法。

人为之爱的仁,是远不如自然之善的道的。

《道德经》明确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也就是说,失去了那种不带目的性,“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善的道德之后。人类只好退而求其次,去追求“仁”。求“仁”而不得,只能去追求更低层次的“义”和“礼”。

这里也可以看出《道德经》并不认为“仁”是不善,而是认为“仁”远不如道的至善。

《道德经》对“仁义”的不同意见,被许多学者作为质疑《道德经》成书年代的证据。

因为“仁义”是儒家的主张,《道德经》明确反对儒家的“仁义”,证明成书年代应该在儒家思想广泛传播之后。

郭店简本《老子》没有“天地不仁…..”一句,似乎也可以证明,这句话至少是后人加上去的。

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说,“天地不仁”的观点和《道德经》整体提倡自然无为的体系是一致的。

即使是老子之后的人,添加进去的,和《道德经》的思想也没有冲突。

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内涵,获得启发,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是更有价值的事情。《道德经》是不是有后人添加的内容,这些问题还是留着专业学者研究更合适。

理解一个概念的具体含义要从思想家的整体思想体系一致性把握,看他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道德经》对仁义的看法,也就可以看出《道德经》对上善的概念,是和儒家不一样的。和现代人对善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认可道的存在,也不反对道的“自然”特性。

从儒家思想的角度看,孔子、孟子把仁作为道德伦理的最高标准,其实是认为,”仁”是人类的自然天性,“仁”是自然之善。

《孟子·告子上》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就是说,人的天性就是善的,就像水就是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水也没有向上流的。

从人的直观感受来说,人是天生就爱父母兄弟的,爱父母兄弟比爱陌生人多也是自然天性。

推己及人,用爱人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显然是一种源自自然天性的善行,而不是出于人为目的的行为。

以现代的视角看,爱是自然行为,还是人为设定标准的人为行为,依然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现代普通人看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往往处于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过于神圣化,对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念的态度,就像对待青春偶像的态度一样,神圣不可批判。

另一个极端是过于简单肤浅化,认为古代的思想家就是什么都不懂。

持有两种极端看法的人共同点是,根本不懂古代这些思想家的具体思想内涵,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和看法来源于一些碎片化的,一知半解的解读。

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和历史经验,古代思想家的观念在现代看来都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甚至是错的离谱。

但是,当时的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很有价值,他们对问题思考的深度启发了后来者,产生更多有意义、有深度,关系到人类自身价值尺度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