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比水更善的是道?

“上善若水”的善,不同于儒家的“善”,也不同于普通人理解的“善”,是一种“自然之善”。

以《道德经》的整体思想看,“上善”并不是最善,比“水”更善的是“道”。

《説文解字》解释说:“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

就是说“善”与“义、美”是一个意思,吉祥美好的意思。

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善”作为道德标准,指的是美好的言行和品德。

《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的“善”就是有同理心、有羞耻心、懂礼貌、知是非。

这是儒家的“善”。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认为“水”具有“上善”,因为满足了三个标准:

  1. 利万物。对世间万物都有利。
  2. 不争。不与其他事物争利。不要求感恩,不索取回报。
  3. 处下。可以处在低下、大家都厌恶的位置,而没有任何意见。

对个人来说,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也就是说这个人天性就淡泊名利,帮助他人这件事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不需要对方感谢,不需要留名。

这显然不是刻意而为的“善”,是无为的善,是出自天性的善。所以这是“自然之善”。

这个“自然”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也就是自然而然。

《道德经》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说的就是:真正品德高尚的人,行为符合品德,却不刻意表现。刻意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品德要求,其实是没有品德的体现。

自然而然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的目的,不刻意追求的“善”和“德”,才是“上善”、“上德”。

从《道德经》的思想体系看,具有“利万物”、“不争”、“处下”这些品质的还有天、地、道。

从古人的观点看,天地养育了万物而没有要求任何回报。

而化育万物的“道”,是这种“上善”的来源。

所以《道德经》说水“几于道”,接近了道的“善”。

真正的具有最高的“善”,是作为万物起源的“道”,也就是“无”。

自然、无为是《道德经》思想体系的核心基础。

返朴归真,找回婴儿的纯真,也是要找回那个世界起源的“道”的“至善”。

“上善”、朴、真、是自然无为的具体表现。

以现在的哲学观念回看古代哲学,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

古代哲学思想的概念含糊,缺乏清晰的定义。

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语言特点。

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搞清楚问题是什么,就企图回答问题。

人性善恶的问题,是诸子百家重点争论的一个问题。

在争论过程中,对人性、善的概念的定义其实都不一致。

使用了同样的汉字,其实讨论的不是同一个问题。

要理解具体的含义,需要把它放在具体整体思想的体系下理解。

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对概念名词的含义和解释,往往还是和他的整体思想体系一致的。

剥离出个别句子,脱离作者整体思想,断章取义的解释,往往曲解读作者的原意。

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学习、阅读、理解方法。

这也导致网上、现实生活中对传统文化大量的、豪无意义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