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名称由来和物候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历法上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270°的那一刻,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左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就是,到了冬至节气,冬天的阴寒之气到达了一年之中的最高点。

《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冬至,古代又叫“日南至”。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南方,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来说,这是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也是太阳影子最长的一天。所以叫冬至,至就是极的意思。这就是冬至的名称由来。

冬至时节,开始进入民间常说的“数九寒天”。

古代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为每个候对应了辨识度高的自然、生物活动现象,称为“物候”。

古人用阴气、阳气运动解释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冬至是太阳影子长度最长的一天,此后影子开始变短,古人认为冬至之后阳气开始上升。

因为古人认为冬至阳气初动,所以冬至又被称为“一阳生”。

“冬至”三候对应的是“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蚯蚓结”是说蚯蚓的身体形状像打结了一样。

古人认为蚯蚓也是能感受阴气、阳气变化的生物,身体在阴气上升时弯曲,阳气上升时伸直。

在天气变冷的时候,蚯蚓头向下弯曲身体。到了冬至的时候,阳气开始微微上升,蚯蚓的头开始向上抬起。

整个身体的形状就像打结的绳子一样。

“麋角解”就是麋鹿的角开始脱落了。

麋,就是俗称的“四不像”,与鹿属于同一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古人认为麋的角向后生,所以属阴。在冬至的时候,感受到阳气开始上升而脱落。

其实麋角脱落也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循环过程。

“水泉动”说的是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换、阳气生发的时节。所以此时地下的温度比地面温度要高,泉水的温度也就比地面温度高。

于是井水开始上涌,泉水开始流动,不再是完全干涸或者冻结的状态。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开始向北移动,但北半球每天地面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气温还会继续下降。

所以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

所谓“数九”,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就到了春耕季节了。

中间最寒冷的时段是在“三九”前后。

我国幅员辽阔,冬至时节各地物候景观差异较大。

东北地区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长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花香鸟语,满目春光。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民谚说:“冬至大如年”。古代冬至节日非常重要。

商周时期,冬至前一天是一年最后一天,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春节。

后来正月初一成为一年的第一天,冬至被称为亚岁,是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日。

早在周代,冬至要举行国家祀典。《周礼.春官》说:“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

《史记.封禅书》说:“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汉代之后,一直保持了祭祀大典,冬至日要到南郊祭天。

明清两代则在北京南郊天坛祭天。祈求天帝保佑、国泰民安,有极为繁琐、复杂、隆重的祭祀礼仪。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长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进表庆贺,为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