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的“无中生有”,“无”就是道生万物的“道”吗?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按这段描述,万物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按这段描述,“道”生万物。
从语言结构上看,“无”就是“道”。更准确的说,是在讨论万物起源时,“道”就是“无”。
现代物理“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是在一次大爆炸中,从一个奇点诞生的。在此之前,一切都不存在。
宇宙是从虚无中诞生的,这似乎与《道德经》“无中生有”的创世观点不谋而合。
然而,两个观点中“无”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大爆炸宇宙论”的“无”内涵明确,是客观实体概念,是时间和空间不存在,物质也不存在。
而《道德经》中“有生于无”的“无”是个思想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和古代阴阳相对的理论一致,“无”是相对于“有”的。
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没有讨论过“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不存在”的概念,《道德经》中的“无”是一种“存在”,而且是无处不在。
因为对于“不存在”的东西而言,讨论“有”是没有意义的,自然也就没有对应的“无”。
《道德经》中的“无”实际上是“道”具有的特性特点,而“道”是无处不在的,因而作为“道”普遍的特性的“无”,也是伴随着“道”无处不在的,是高于“有”的存在。
对于社会治理而言,“无”就对应了“无为而治”,高于“有为而治”。
《道德经》中的“道”和“无”都有多重含义。作为宇宙起源的“无”,相对于“有”,主要有三重含义。
- 无名
- 无形
- 无质
《道德经》说:“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
就是说“无”,命名天地万物最原始的状态。这就是第一层意思,无就是无名。也就是说“无”,是“万物之始”的“道”的别名。
所谓无形无质,大白话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无”和“有”是对应了“道”在宇宙生化过程的中两个状态。“有”就是有形有质的状态。
《道德经》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朢。
迎之,而不见其首。随之,而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也就是说,看不见,摸不着、靠直接感觉经验感觉不到的。这是“道”的特点和特性。
在万物诞生前的宇宙的初始状态,道就只表现出这个特点,所以就是“无”。
《道德经》明确提出“道生一”,“有生于无”,但是没有对其中的“道”、“一”、“有”、“无”的概念作出明确解释和辨析。
历来对其具体含义有分歧。但分歧也更多在于,对“无”的具体含义的和“无中生有”的具体过程的解释。
和“道法自然”的理念一样,历代学者对“无中生有”的宇宙生化理念并无分歧。通常也用“一”对应“有”,认为是“道”在宇宙生化过程中的一个有形有质的状态。
后来的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气构成的,气本身有从无形无质的状态,慢慢演化出有形有质的状态。
更有理论把道无形无质的状态称为“无极”,而把气已经有形有质,还没有分出阴阳的状态称为“太极”。
从“无极”到“太极”后来又被进一步分成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五个状态。
这都是对“有生于无”的过程的具体解释。
后来的朱熹的理气二元论,认为理在气先,则是把抽象的“理”对应了“无”,而实体的“气”对应了“有”。
由于这些概念都是描述的“道”在宇宙生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很多时候,古代学者在谈到宇宙本源的道的时候,经常把“无极”、“太极”、“一”、“无”、“有”、“气”混在一起用的。
以现在观点看,“道生万物”、“有生于无”的宇宙生化理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论证方法少逻辑推论、概念辨析,更多使用类比。
就《道德经》本身的思想体系而言,和“道法自然”一样,“有生于无”的观点,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问题。
它是从道法自然、有生于无的道理出发,推论出清净无为的治世、处世的理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道德经》在中国古代哲学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宇宙起源问题的解释。
反映了古代学者们对世界起源问题的思考成果。
它的价值不是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正确的理论。
而是开启了对世界深层次本质问题的追问。
为后面更接近真理理论的产生、完善开创一个基础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