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名称由来和物候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历法上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135°的那一刻,一般在公历8月7日或8月8日。
《历书》记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古人认为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说文解字》说:“秋,禾谷熟也”。“立”,是开始的意思。立秋的意思就是禾谷开始成熟了,这就是“立秋”名称的由来。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是古代先于其他节气出现的八个节气之一。
相对大暑,立秋节气气温开始下降,但依然炎热,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一年中的最炎热的“三伏”阶段并没有结束,“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要到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结束。
古代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为每个候对应了辨识度高的自然、生物活动现象,称为“物候”。
“立秋”三候对应的是“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凉风至”的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
“白露生”的意思是白露开始出现。立秋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但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植物上形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这就是古人说的“白露”。
“寒蝉鸣”的意思是寒蝉开始鸣叫。寒蝉是蝉的一种,比夏蝉体型小,立秋后出生,和夏蝉鸣叫的声音不同,叫声尖锐而急促。
“立秋”并不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即将到来,到“处暑”节气依然是一年内最炎热的三伏天。真正有凉意要等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后,还有“秋老虎”。“秋老虎”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下旬至9月,这段时间通常是每年处暑后半个月左右,有时会持续一两个月。但“秋老虎”不一定每年都出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能渐渐凉爽起来。
按照气象学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摄氏度以下为秋季的开始。中国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很少有在“立秋”时节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在农业生产上,要加强作物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工作,同时做好抗旱、抗台防洪工作。在畜禽养殖方面要继续做好降温防暑、畜禽流感预防和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据记载周代立秋那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