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名称由来和物候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历法上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180°的那一刻,一般在公历9月23日左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秋分,八月中。解见春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解释春分时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也就是说“分”是“平分”、“半”的意思。
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秋季从“立秋”开始,到“霜降”终止。“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也就是“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九十天的中间,所以叫“秋分”。
“分”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昼夜平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白天和夜晚时长相等。
昼夜平分,秋季平分,这就是“秋分”的名称由来。
古代“秋分”这一天正好也是“中秋”,这也是中秋节的由来。
传统的“祭月节”就是“秋分”,中秋节由“秋夕(分)祭月”演变而来。
古代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为每个候对应了辨识度高的自然、生物活动现象,称为“物候”。
“秋分”三候对应的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雷始收声”说的是,不再有电闪雷鸣的情况了。
古人认为雷是阳气活跃造成的,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就不再打雷。
因此,古人认为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现象。
实际上雷电是空气剧烈的对流运动产生的现象,秋天之后受北方气团影响,空气干燥,太阳辐射弱,很难形成强对流天气空气。因而雷电现象很难出现。
“蛰虫坯户”说的是,蛰虫用细土封堵自己居住洞穴的洞口了。
《礼记》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
“坯”字是细土的意思,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水始涸”说的是,浅水的池塘、沼泽开始干涸了。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古人认为水的行为实际上是阳气活动的结果。春夏阳气上升,所以水就涨了;秋冬季节阳气回收,水就开始干涸了。
这都是基于古人当时对世界的有限认知产生的解释。
秋分当天,全球大部分地区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白天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变长,北极附近极夜区域范围逐渐扩大;南半球各地白天逐渐变长,夜晚逐渐缩短,南极附近极昼区域范围逐渐扩大。
中国处于北半球,随着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
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降温速度加快。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描述的都是这个降温加快的过程。
秋分时节,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先后进入了气象学上的的秋季,
北方冷气团影响扩大,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
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三秋”大忙要趁早。
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
早播冬作物可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