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名称由来和物候

“夏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历法上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90°的那一刻,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四个节气之一。

中国古代用土圭观察太阳影长度变化确定节气,夏至这一天太阳影子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陈希龄在《恪遵宪度》解释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就是说“夏至”这一天,就是太阳到达最北方的那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一年中太阳的影子最短的一天。所以这个节气就叫“夏至”,至就是“极”的意思。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地区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奇景,北半球“立竿无影”现象只发生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夏至以后再过一个月,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古代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为每个候对应了辨识度高的自然、生物活动现象,称为“物候”。

“夏至”三候对应的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在古代的阴阳理论中,夏至是阳气生发到极点,开始收藏的节气。

一候鹿角解,说的是鹿的角开始脱落。古人认为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其实糜与鹿属于同一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而鹿角脱落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循环过程,与鹿的影响因素和年龄密切相关。

二候蝉始鸣,说的是知了开始鸣叫。古人认为这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实际上雄性知了夏季鸣叫是为了求偶。

三候半夏生,说的是半夏这种植物开始生长。半夏是一种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古人认为它喜阴。古人认为这都是生物适应阴阳变化的现象,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所以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对流天气可能会带来局地灾害。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容易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夏至节”古时又称“夏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朝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除了祭祀外,朝廷还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还会在夏至时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可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