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平时大家说的春节,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个春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另一层意思是指过年,这是一个期间概念,具体所指起始日期并不一致。有地区过年指的是除夕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有地区腊月廿三就开始过年了,还有地区认为腊月初八就开始算过年了,还有认为直到正月廿十都算过年。
过年的核心意义是辞旧迎新,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最重要的两天。
特定意义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习俗源自于古代节日元旦。
春节这个名称来自于古代的立春节。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的八个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立春属于节。
因此,古代经常把立春节气称呼“立春节”,有时候直接称为“春节”。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梁元帝《春日》诗云:“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宋文天祥《狱中》诗云:“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古代文献和诗词中的这些“春节”,指的都是立春节气。
民国时期,推行阳历,把元旦改成了阳历1月1日。由于民间坚持在传统农历正月初一庆祝新年,民国政府用“春节”命名农历正月初一。
这个名字一直用到了现在。
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从这个日期可以看出,这个节日应该是历法产生时就存在了。
历史上的正月一日的具体日期是有变化的。
夏、商、周、秦的正月,分别相当于现在阴历的一月、十二月、十一月、十月。
这段时期的春节习俗活动记载不多,当时已经存在祭祀和农业庆祝活动。
汉武帝时期创立“太初历”,重新把正月初一定位为元旦。中间有几名皇帝短期改变了正月,但持续时间不长。一直到辛亥革命,推行阳历,把元旦改为阳历1月1日,用春节命名农历正月初一。
《史记·天官书》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
元旦在汉朝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东汉时期正月初一要祭祀祖先,晚辈要向长辈贺寿。
南北朝时期梁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这个时候正月初一已经开始燃放爆竹了。当时火药还没发明,爆竹是真的在火中烧竹子。
山臊后来演化为年兽的民间传说故事。
唐《假宁令》明确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
唐朝开始春节放假,当时规定假期七天,以后春节放假的传统也延续下来。
唐代李郢的《元日作》诗云:“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
春节时走亲访友,上门拜年已经很普遍了。
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朝燃放爆竹已经很普遍了,这个时候火药已经发明,爆竹是填充火药制作的,不是直接烧竹子了。
周煇的《清波杂志》记载:“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宋朝的时候已经开始用名片拜年了,当时称为“飞贴”,相当于现代的贺年卡了。
当然,使用飞贴的往往是大官,要去的地方太多,只能让用人投送名片了。
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朝使用名片拜年更普遍了。
朱元璋,要求官员和普通民众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春联成了节日习俗。
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清朝时期压岁钱已经出现了。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重要的节日。
到现代,除祀神祭祖的习俗越来越淡化,其他很多习俗,都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团圆欢庆节和,是世界范围内熟知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是有广泛认同的民族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