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小年是中华传统节日,但各地的小年的具体日期和习俗略有不同。
北方多在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南方多在腊月廿四过小年。江浙沪地区把除夕的前一晚上称为小年夜。还有部分地区把正月十五称为小年。
从名称上来说,小年都是相对大年夜而言的,是春节期间重要性次于大年夜的节日。
民间通常认为小年是忙年的开始,到了腊月廿三或者腊月廿四的小年,就要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了。
这个意义的小年,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
从习俗上来说,小年源自于古代的祭灶节。部分地区在名称上不用小年,在腊月廿三或者腊月廿四也会祭灶。
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
这是最早出现小年的名称和民间活动习俗的文献。
早期的灶神产生于人们对火的自然崇拜。
在秦以前,祭灶是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
《礼记·祭法》称,“王为群姓立七祀”,在七祀中有一祀就是祀灶。
春秋时期,祭灶已经很普遍了。
《论语·八佾》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记载。
到了汉代,祭灶又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
灶神已经被人格化,并被赋予督察人间过错的功能。
《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淮南万毕术》就说:“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
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这都是说灶神负责监察人的日常过错,并将这些过错向天帝报告。
东晋的时候,灶神报告的惩罚就很严重了。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
意思就是,灶神发现了人的过错,并上报后,严重的过错要少活三百天,轻微的过错也要少活三天。
自此之后,关于灶神的传说故事越来越多。灶神腊月廿四上天向天帝报告人的过失的说法广为流传。
人们在这一天晚上祭祀灶神,希望灶神上天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世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祀物品中酒和糖是必须的。糖的目的是让灶神嘴甜,不说自己的坏话。酒是为了让灶王爷喝醉,忘乎所以,忘记那些要说坏话。
唐代《辇下岁时记》明确记载:“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君)醉酒”。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
没有宗教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
在对灶神的祭祀上也是明显的世俗化。祭灶的行为是像是在向灶神送礼行贿,让他掩饰自己的错误。
关于小年的具体日期,民间流传:“官三民四船五”,意思是说,官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船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实际上小年不分“官小年”、“民小年”,只是在不同地方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同地方的官、民小年是相同的。
清代以前,多数地方祭灶是定在腊月二十四这天。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明代于谦写《腊月二十四夜口号》。
《清嘉录·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
这都说明至少到乾隆时期,都是腊月廿四祭灶。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廿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祭祀灶神。这个习惯也影响了民间,北方地区多改在腊月廿三祭灶。
古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
据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宁宫大祭灶神,同时安设天、地神位,皇帝在神位前行九拜礼,以迎新年福禧。祭灶这天,坤宁宫设供案,安放神牌,神牌前安放香烛供品,殿廷中设燎炉、拜褥。
在灶君临升天汇报工作前,要用粘糖封住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胡说八道。祭灶时,宫殿监奏请皇帝到坤宁宫神像、灶君前拈香行礼。礼毕,宫殿监再奏请皇后依次向灶君等神位行礼。
时至今日,小年的祭祀习俗已经淡化,作为开始过年的标志性意义依然传承下来。
作为传统节日,是家庭聚会的节日,是建立和谐家庭关系的精神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