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名称由来和物候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历法上的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225°的那一刻,一般在公历11月7日或8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又解释说:“立,建始也”。
也就是说“立”是开始的意思。
汉字“冬”是从“终”分化出来的,甲骨文用“终”表示“冬”。
就是说“冬”是结束的意思。
立冬,就是一年结束的季节开始了。
这就是“立冬”的名称由来。
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孝经纬》说:“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立冬,按古人观点,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
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
古代一个节气分为三候,每候五天。
为每个候对应了辨识度高的自然、生物活动现象,称为“物候”。
“立冬”三候对应的是“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古代二十四节气的一些特征,主要是根据黄河流域的情况编写的。
一候“水始冰”,说的是水开始凝结成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初冬时节,已经有结冰的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固的冰面。
二候“地始冻”,说的是土地开始冻结。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坼。”
这个时节,土地有冻结现象,但是还没有冻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说的是一种野鸡类的大鸟,飞进海里变成了大蛤。
“雉”指的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指的是大蛤。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和“雀入大水为蛤”一样,这也是古人限于当时的观察经验知识,得出的错误结论。
“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气象学上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时节,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
但由于地表还贮存有一定的热量,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后。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以气象学标准,各地进入冬季的时间差异也很大。
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
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
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
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进入冬季。
冷空气不断发力,也让北方地区陆续迎来供暖季。
立冬时节是南方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要完成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
立冬后,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
江淮地区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