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上巳节,民间俗称三月三,是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

上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祓除畔浴”习俗,后来主要习俗融入清明节,自身作为一个节日渐渐消逝。

上巳节名称来自于干支纪日历法,最初日期是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所以叫做上巳节。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意思是女巫掌管支持每年举行祓除、衅浴祭祀意思。

古代上巳节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祓即祓除疾病,清洁身心。禊为修整、净身,又有驱除灾厄的意思。

古代上巳节这一天使用兰草洗澡,不仅为了清洁身体,还被认为是可以祛除身上的晦气。

古代的上巳节还是个男女约会、自由欢爱的日子。

《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所以很多人认为,相比和男女约会无关的七夕节,古代的上巳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当然,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上巳节允许男女约会,目的在于生育。

上巳节特色习俗“临水浮卵”。是把煮熟的鸟蛋放入水中,让它顺水而下,下游的人等蛋流下来的时候,拿起来吃掉。

这源自殷商简狄行浴、吞玄鸟之卵而生子的原始信仰。

这一习俗明显是以求子为目的。

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古代缺乏现代科学知识,科学和巫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

经过了一个寒冷冬季,春季天气转暖后洗澡清洁,对身体健康客观上是有好处的。

而春天是万物开始生育的季节,男女约会、欢爱也自然被认为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汉朝。

《后汉书》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魏晋时期,上巳节的日期被固定在三月三日。

对于古人来说,三月三日也是个特殊的日子。

古人认为一到九这九个数字有特殊含义,暗含了世界的各种变化。

其中奇数被认为是天数,也是阳数。

传统农历中月份和日数字相同,并且数字是奇数的日子都是中国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是元旦,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魏晋时期,上巳节祓除的意义减弱,春游活动更加普遍。

西晋《夏仲御别传》描述上巳时的洛阳:“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

已经是个娱乐性的节日。

由“临水浮卵”演化出来的“曲水流觞”习俗,在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之中广泛流行。

《荆楚岁时记》记载:“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

“曲水流觞”要找个风景优雅,溪流清澈弯曲,水流缓慢的的地方。

把装着酒的杯子放到流水之中,杯子顺流而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曲水流觞”最著名的文化成果,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到了唐朝,上巳节是当时隆重的节日之一。

节日的内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游踏青、临水宴饮。

杜甫《丽人行》诗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白居易《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写到:“伏以暮春良月,上已嘉辰,获侍宴於内庭,又赐欢於曲水,蹈舞跼地,欢呼动天。”

唐朝的时候,寒食、清明列为假日,放假时间长,和上巳节时间上接近。

上巳节的习俗开始融入清明节。

唐朝时期,对上巳节在踏春时的男女交往活动,依然是开放包容的态度。

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理学兴起。

男女交往活动开始受到禁止,相关习俗从汉族中心区域退出。

踏青、春游娱乐活动融入了清明节。

上巳节慢慢消逝。

但时至今日,在很多习俗中,依然留存着它的影响。

中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如壮族、侗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苗族、瑶族等都保留着传统“三月三”的节日习俗,还加入了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内容。

在很多地区,还保留着“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这个吃鸡蛋的习俗,其实源自于上巳节古老的“临水浮卵”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