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授时惊蛰篇:上古历法出现前如何确定日期

今年惊蛰,2024年3月5日10时23分,甲辰年正月廿五。

公历2024年3月5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廿五,用来表示一个具体日期。

在现代人看来,是再普通的不过的事情了。

一般认为,农历的意义,是指导农业生产。

根据考古发现,农业文明出现的时间,早于书写文字产生的时间。

语言上日期概念的产生,应该是远早于农业文明出现的时间。

因为从经验知识和逻辑的角度看,只要人与人之间交流范围扩大,语言上就需要能描述时间。

否则,人们很难协调集体行动,比如“明天晚上几点搞庆祝活动”。

“老王的孩子是去年正月初一出生的”这样的日常聊天都无法进行。

只是,语言和历法都是累积发展出来的。在天干、地支,年、月、日,四季,二十四节气这些词汇产生之前,古代人如何确定日期呢?

上古时代,没有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对日、月时间概念的起源没有文献参考。

不过,语言和文字本身给了我们答案。

中文表示日期的“日”字,和表示太阳的“日”字是同一个字。

表示日期的“月”字,和表示月亮的“月”字是同一个字。

据人类使用的3100多种语言统计,有226种语言用同一个词表达“太阳”和“日”,327种语言用同一个词表达“月亮”和“月”。

还有些语言虽然现在不是同一个词,但是最初也是从同一个词分化出来的,比如英语的moon和month。

这就说明,用太阳和月亮关联日期的日和月是古代人类的广泛共识。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对于远古人群来说,确认日期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准确的说法是描述日期。

基于当时人类的共同经验常识,世界各族人民都选择了把太阳、月亮的运动规律和日期关联起来。

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给了人类直观的“日”、“白天”的时间概念。

月亮周期性的阴晴圆缺变化,帮助人类建立了“月”时间概念。

太阳的一天之中在天空的位置也可以用来描述一天内的时间,比如日出,日落,日中。

汉语中旦、夕、晨、暮、昏都是在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

这样人类在交流时就可以描述日期了,比如部落下个月某天晚上搞庆祝活动,就可以说:”下一次月圆的时候“。

明天早上出门也可以说成:“下一次日出地平线的时候出门”。

相对日月而言,年的概念的建立要复杂一点,需要发现周边事物的周期性变化。

但这些周期性现象非常多。比如,谷物一年一成熟。这也是“年”的最初含义。

《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

还有各种生物、气候季节性现象。

比如“惊蛰”节气的三个物候是“桃始华”、“候仓庚”、“鹰化为鸠”。

有了这些概念,我们就可以的描述日期了。比如说去年惊蛰,可以说:“上次桃花开的时候”。

生物活动也用来描述一天内的时间,比如十二时辰又分别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有些是太阳位置,有些是人类和生物活动了。

有了日期年、月、日的概念,一个困难的挑战就出现了,就是如何确认某一天是一年中的第几天。

这是个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问题。知道了,就可以提前计划日常生活、生产的活动了。

古代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的,从地面观察者的角度来说,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和年度周期性相关性最高。

太阳早上日出时在天空的位置,太阳影子的长短变化,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等等都可以用来观察年度周期性规律。

所谓观象授时,其实就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确认年、月、日的关系。

通过长期观察记录这些现象,就能统计出一年大约是365又1/4天。

由于月亮绕地球一圈大约是27.32天,和太阳年化整以后也没法整除。

当古人用月相变化规律确定月份的时候,实际上大幅增加了识别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复杂度。

历史上的观象授时,其实是个不断通过天文记录,以实际观测记录为基准,调整优化历法的过程。

虽然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但中国古代历法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天文观测数据验证、优化历法的过程。

从方法学上看,这是科学实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