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历史变迁
重阳节名称来自于古代的数字崇拜。
在古人看来,一到九这9个数字有特殊的意义,和河图洛书、八卦都有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其中的奇数是天数,也是阳数,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阳极数。
农历九月初九,月和日都是九,两个阳极数重合,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这就是重阳的名称由来。
重阳节名称来自于古代的数字崇拜。
在古人看来,一到九这9个数字有特殊的意义,和河图洛书、八卦都有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其中的奇数是天数,也是阳数,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阳极数。
农历九月初九,月和日都是九,两个阳极数重合,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这就是重阳的名称由来。
中秋节,又叫“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这就是中秋节的名称由来。 由于古人认为这一天月亮比平时更亮,所以又叫“月夕”。
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秋分祭月的传统。
郑玄注释《周礼·春官·籥章》写到:“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意思是说,古代天子在春分拜祭太阳,秋分拜祭月亮。现在北京的月坛,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由于秋分不一定能看到月亮,民间把祭拜月亮的日子改到十五。
中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夏官司马·大司马》中:“中秋,教治兵。”
这里的中秋,读仲秋,指的是农历八月。
根据文献记载,上古时代已经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南朝齐国的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记载:“《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姮娥奔月。”
《归藏》是《三易》之一,与《连山》《周易》统称为《三易》,是商代的巫卜书籍。
现存最早的嫦娥奔月的文献汉初的《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汉代为避文帝刘恒的讳,改姮为嫦。“姮娥”成了“嫦娥”。
虽然南朝宋之前就有赏月、翫月活动的记载,但《荆楚岁时记》没有中秋习俗的记载,因此南北朝之前中秋节还没有流行。
中秋用于指中秋节,出现在唐代,中秋赏月风俗流行,许多诗人都有咏月的诗篇。
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诗云:“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王建《十五夜望月》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已经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北宋时期,农历八月十五正式定为“中秋节”,节日非常热闹,有专门的节令食品。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月饼”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和芙蓉饼、菊花饼、梅花饼等并列,且属于“市食点心,四时皆有”。还没有成为中秋节的专用食品。
月饼成为中秋节的食品是在明代。中秋节作为团圆节的记载最早也出现在明代。
万历至崇祯朝中,刘若愚《酌中志》提到:“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提到:“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
当时的月饼于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
清代月饼制作更加讲究。诗人袁学澜《咏月饼》诗云: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描述了从制作到全家团圆享用的全过程。
杨光辅也在《淞南乐府》中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显示月饼馅料愈加讲究。
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现代社会,人们食品丰富多样,更加注重健康,月饼高甜度、高油脂不再那么受欢迎,但中秋节依然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团圆、聚会、赏月依然是风雅浪漫的活动。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名称来自于道教。起源于上古秋尝祭祖,后来又融合了佛教的盂兰盆节,道教的中元节因素发展而来。
《礼记》记载“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 就是说农历七月时,天子以新收获的五谷,进献于宗庙,以报答祖先的荫庇,这就是“秋尝”。
民间也会在这个时间,将新收的谷物,用来拜祭祖先,让父母祖先先品尝。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的名称源于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故事。
农历七月七日成为一个节日,源自于古代的数字崇拜。古人认为1~9这九个数字有特殊含义,和河图洛书、八卦都有对应关系。古人认为其中的奇数是天数,也是阳数,阳数的月和日重合,都是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是元旦,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是名称最多的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很多,民间传播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其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说法。
这些纪念日说法其实都是后世附会的说法,实际上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天文的青龙崇拜,远早于屈原生活的年代。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虞书·尧典》
今年芒种,6月5日12时10分,甲辰年四月廿九。
公历一年的时间,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确定的。
古代不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怎么知道一年是365天呢?
今年小满,5月20日21时00分,甲辰年四月十三。
现在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源自于夏代的上古历法。
古代历法具体什么时候产生的,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有多种历法混用。
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
就是说,夏的历法以北斗斗柄指向寅位正月,商代以北斗指向丑位为正月,周代以北斗指向子位为正月。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论语》
《论语》记载颜回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使用夏的历法,……”
汉代制定太初历,恢复了夏代的做法,北斗斗柄指向寅位为正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历确实源自于夏历。
对于夏历,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内容,来自于西汉《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它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记载了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
有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夏小正》记录的历法实际上和彝族从上古流传至今的历法相似,是十月太阳历,十二个月的内容是后人添加的。
一到十月有星象记录,而十一、十二月没有。星象、物候现在于月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按照10个月的划分月份更合理。
《夏小正》记载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养日和养夜指的是夏至和冬至,两者相差五个月,全年应该正好十个月,而不是十二个月。
陶寺观象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为这个看法提供了依据。
陶寺古观象台显示当时已经出现完整历法,根据太阳日出时的位置,把一年分成了20个节气。
是一个完整的太阳历法,当时的历法应该是10个月。
根据彝文古籍《土鲁窦吉》的研究解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的起源都是古代历法。
彝族十月历的特点是:
上下两个半年,可以对应阴阳,五行就是指的五个季节,每个季节分公(阴)母(阳)。
10个月份就对应了10天干。记日就是用的12地支。
彝族除了十月历,还有十二月历,区别是一年分成12个月,一个月30天。
彝族古籍存在与河图、洛书几乎完全相同的图。
学者研究认为,洛书在先,河图在后;洛书中含有的是十月太阳历,河图中含有的是十二月历。
河图被称为“五生十成”图或付拖,后者的意思是“联姻”,洛书称“十生五成”图或鲁素,后者的意思是“龙书”。
而书中文字对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的过程的解释,说明了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这些概念的本义。
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包含远古中国人对宇宙时空整体理解。
从本义上来讲,用十月历和十二月历称呼当时的太阳历法并不准确,古代的月有明确的天文含义,月亮的一次完整周期的圆缺变化就是一个月。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和十二月历更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太阳十(时)节或者12(时)节历,是确知了一年365.25天的太阳年周期后,对整个周期进行平均化分段的结果。
而春秋时代说的:“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就是说以十二地支对应的具体的太阳年那个时节中,第一个朔日作为当年的正月初一。
讲的正月的北斗指向位置,本质上是在调和太阳历和太阴历的关系。
这本质上就是在调和月亮圆缺周期为基准的阴历和和太阳年的太阴历。
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历法,已经不是简单的太阳历了,已经是阴阳合历了。
陶寺观象台一共12个观测缝,其中2到11缝用来观测夏至到冬至的时节,东1缝用途不明。
现在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观象台12个观测缝还具有对月亮以及岁星、天狼星的观测功能。
进一步印证了《尚书·虞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说法。
也就是说在文献记载的帝尧时期,古代中国已经明确掌握了366天的太阳年周期。
已经创立了有闰月存在的阴阳合历历法。
不过,发展到这里,有个科学本身的问题也许值得思考一下。
当时的太阳十月历,即使放到现在,相比现在的公历,也非常简洁易用。
为什么要把月亮加进来使用阴阳合历,不直接使用太阳历呢?
从古至今,很多学者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教授权谋诡计的书。
这些观点最重要的依据是《道德经》第36章的内容。
《道德经》36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今年立夏,5月5日8时10分,甲辰年三月廿七。
发布历法是中国古代王权的象征。
根据《尚书·虞书·尧典》记载,早在4000年前,尧已经开始颁布历法,指导各地农业生产。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虞书·尧典》
考古发现的陶寺遗址,已经具有了早期国家的形态,遗址年代在文献记载尧的活动年代,遗址地理位置和“尧都平阳”的文献记载一致。
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古代的观象台,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通过观测太阳日出的位置,可以相当准确的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
与现代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不同,当时使用的应该是二十个节气。
陶寺遗址发现,证明4000年前的中国已经形成了早期国家形态。
作为权力中心,已经形成了观测天象,敬民授时的完整体系。
中国名称有中和国两个概念,国就是指的国家形态和都城。
而中指的是地中,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方位的概念。是和立表测影有关的,地理方位和权力中心的概念。
甲骨文的中字象一面飘扬的旗帜。战争时,旗帜由王者控制。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字最开始就是来自于旗帜,象征着权力。因为旗帜一般放在中央,大家看得见的地方,所以引申出中的意思。
而还有学者认为,旗字的飘带位于旗杆的顶端,而且有旗幅。
中字没有旗幅,上下端各有两条飘带。和旗明显不一样。中字和旗字没有替换使用的文字记录。
因此中字更像是测影用的圭表。上下端飘带实际上指的是实体和影子关系。
甲骨文卜辞中有不少“立中”的记录,这不是简单的测定方位,而是立表测影活动。
因为立表测影活动,测定季节有特殊的意义。所以会在卜辞中频繁出现。
根据《周礼》和《周髀算经》记载,古代确定东西南北方位,也是通过立表测影实现的。
匠人建国,水地以縣,置槷以縣,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周礼·考工记·匠人》
以日始出立表而识其晷,日入复识其晷,晷之两端相直者,正东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周髀算经》
古代通过天象观测,观察到星空是围绕北极旋转的,认为北极是天的中心。
而地上的事情是受天指引,作为都城,应该建立在地的中心。
而古代地中,是通过立表测影测定日至那一天的影子长度确定的。
周髀长八尺, 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周髀算经》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則景短,多暑;日北則景長,多寒;日東則景夕,多風;日西則景朝,多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周礼·大司徒》
也就是说,选择建立都城的位置,要用八尺长度的表,在夏至日测量影子长度,影长1.6尺或1.5尺的地方地中。
陶寺考古发现了当时使用的圭尺,在长度1.6尺的位置有特别颜色标记。
有学者认为,根据陶寺大墓中发现的圭尺和其他配套器具,“中”字更像是古代圭尺的象形字。
而且圭字比中字晚出,古代的“中”应该指的就是测量影子长度的圭尺。
中国古代地中概念的建立,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文明中心地处中原。
而是当时掌握和发布立法的人,也是掌握政治权力的人。把当地观测日影得到的数据直接定成了地中的标准。
而政治权力中心的更迭,导致了影长标准的不同。
把中国的中字,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立表测影的表,或者是圭尺。
用这个意思,可以更容易的理解古代文献记载的一些内容。
清华楚简《保训》有其中舜“求中”、“得中”和商朝始上甲微祖“假中”、“追中”的记载。
昔舜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追中于河。————《保训》
《论语·尧曰》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按照字面意思解释成:“天文历法你要亲自掌握,好好把握这个圭表”。
这些中的本意,都是指的测影用的圭表。
掌握了测影的“中”,就是掌握了制定、颁布历法的权力,也是掌握统治权力。
陶寺观象台、圭尺的发现,证明当时已经有了二十节气的历法,已经有了地中的概念。
其他考古发现,证明当时已经陶寺已经具有了早期的国家形态政治结构。
中和国的概念都已经具备。
于是学者们把它称为最早的中国。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系辞上》
《河图》曰: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开元占经》
今年谷雨,4月19日22时0分,甲辰年三月十一。
从地球表面的视角看,北斗一年正好围绕北极绕行一周。
由于古代日影长短很难精确测定,最初的季节,节气的具体日期是依据北斗的指向确定的。
古代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北斗指向确定,北斗指向辰位,就是谷雨节气。